再融资新规颁布两年之后,整个发行市场的“生态”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今年以来,终止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数量开始增加。
3月7日,科恒股份(300340.SZ)发布公告称,公司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3月5日,爱旭股份(600732.SH)发布公告称,公司终止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撤回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
这并非一两个单独事例,自今年1月初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19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再融资计划(不包括发行股份收购资产)。
“终止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公司自身的情况,但是项目还是正常推进,并没有说不做。”3月8日,爱旭股份一位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尽管再融资已经终止,但是珠海与义乌的两个项目还在正常推进,“目前主要是公司的自筹资金来执行。”
超百亿再融资计划终止
两年多之前,即2020年2月14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对发行价格、发行规模的确定及减持限制等多方面予以放松。彼时,就有业内人士喊出“再融资规模重回万亿”的豪言壮语。
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市场共计51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增计划,同比增长38.13%;涉及募资金额达到8999.47亿元,同比增长8.17%,但是较2016年最高峰17767.61亿元还有几乎一倍的差距。
“这算是三年来的最高募资额了。”上海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从已发行的再融资计划来看,上市公司利用项目融资的数量明显增多,“增长第二多的就是补充流动资金。”
在他看来,从2021年终止再融资计划的情况来看,“去年有210家上市公司宣布再融资计划终止,明显要高于2020年,而这一情况也延续到了2022年。”
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3月8日,A股市场共计19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再融资计划(不包括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合计终止金额约144.75亿元。
其中,再融资终止金额最大的是爱旭股份,该股2021年非公开发行方案显示,拟计划募资约35亿元,分别投向“珠海年产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项目”、“义乌年产10GW新世代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第一阶段2GW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但是,爱旭股份在今年3月5日宣布终止了该次再融资计划。
“我们还是持续推进这两个项目,而且这些也是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不过,上述爱旭股份人士坦言,至于公司未来是否会继续推出再融资计划,“短期内不太可能,未来如果有,我们会及时公告的。”
梳理19家终止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时代财经注意到,几乎九成以上是“行业情况、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公司发展规划”这四大因素。
凯中精密一位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终止“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考虑的原因不止一个,“包括批复12个月有效期即将届满,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市场价值表现和融资时机等因素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至于何时会继续融资,暂时无法告知。”
也有个别案例是其他原因,如鹏鹞环保(300664.SZ),其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原因是“因公司主营业务非房地产,而全资子公司鹏鹞(宜兴)环保装备智造园有限公司存在房地产业务,根据相关审核要求须进行清理。相应处置方案均需要时间和大额资金完成,并可能影响公司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该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江苏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交易所对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审批较为严格,“还不如向不特定的35家投资者发行,审批速度反而会快一点。”
再融资收购资产监管趋紧
除去项目再融资,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再融资以外,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是利用发行股份收购某些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就目前的监管情况来看,此类行为并不被看好。
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及配套融资类项目合计为76个,较2020年减少了70个,同比下降幅度约为52.05%。
2022年1月1日至3月8日,A股市场至少有十余家上市公司终止了发行股份融资收购某类资产。
“融资并购其他资产的明显下降,说明这方面的监管在加强了。”上述江苏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他们此前投资的一个项目,原本计划是卖给某上市公司的,“但是后来因为融资并购监管趋紧,最终没有收购成功。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在里面,交易价格双方也没有能够达成一致。”
3月7日,深康佳A(000016.SZ)发布公告称,宣布终止收购赣州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此前,深康佳披露交易预案,拟购买明高科技和海四达电源100%的股权,并称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深康佳A快速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切入新能源产业领域。
对于终止收购的原因,深康佳A证券部一位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主要是部分核心条款未达成共识,“可能也包括交易价格,具体原因也不是很清楚。是否会继续推进收购,我们这边暂时没有掌握此类信息,所以请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
同样,“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湖州衍庆持有的浙江华坤衍庆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的新通联(603022.SH)也在今年2月24日宣布终止,原因是“因本次交易中,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衍通未能获得金融机构的并购贷款审批,导致上海衍通未能筹措到资产购买的剩余现金对价款”。
3月8日,新通联一位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本次收购的资金一部分是大股东借款,一部分是并购贷款,“终止之后,暂时不会再继续推进收购了。”
不过,时代财经注意到,虽然有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再融资计划,但是很快就披露了新的再融资方法。
例如东方通(300379.SZ)也在3月2日宣布终止,但是其又很快披露了新的非公开发行方案,且募资额度提高到了22亿。
“主要是之前的审批时间太长,资本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考虑后,我们觉得撤回材料并及时调整之后重新进行了递交。”东方通一位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之前的再融资方案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新方案中,我们将投资者扩大到35家,可以让更多投资者来参与其中。因此要询价发行,所以暂时还没确定具体的投资者。”
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再融资一直为市场参与各方所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指出,2021年终止定增的项目中至少有7%是因为“内部未通过或决议失效、标的资产业绩可持续性存疑、发起方自身问题”等原因而终止再融资的。
上述江苏私募基金人士坦言,再融资新规出台之后,A股不再是某些上市公司“圈钱之地”,“定增能不能成功,关键已不是监管批不批,而是市场认不认。现在,绝大部分方案都有机会放在市场中供投资者选择,资金自然就会选择更好的项目去投。有些项目不行,没资金参与,自然就会终止。”